新型冠状病毒常见问题解答是大果儿童情商石榴老师从世界卫生组织、人民日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权威机构官网整理的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有关的科学资料,旨在帮助家长朋友们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一个专业、清晰、通俗易懂的正确认知,以消除无谓的恐慌情绪。以下是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常见问题解答。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 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属于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一类具有囊膜、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病毒基因组5′端具有甲基化的帽状结构,3′端具有poly(A)尾,基因组全长约27-32kb,是目前已知RNA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病毒。
迄今为止,除本次在武汉引起病毒性肺炎暴发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外,共发现6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其中4种冠状病毒(包括HCoV-229E、HCoV—NL63、HCoV-OC43和HCoV-HKU1)会引起类似感冒的相对温和的症状,另外两种则可能致命,它们是MERS-CoV冠状病毒(MERS,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中东呼吸综合征)和SARS-CoV冠状病毒(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与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有关,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20年元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导致“武汉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暂时命名为“2019-nCoV”(2019 novel coronavirus),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2月11日晚,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冠状病毒研究小组(CSG)在医学类预印本发布平台 medRxiv 发表最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命名的论文,正式将新冠病毒从“2019-CoV“,正式命名为“SARS-CoV-2”。
-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源是什么?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 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会有哪些临床表现?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精神弱、呼吸急促。
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孕产妇临床过程与同龄患者相近。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 新型冠状病毒能够在人际传播吗?
面对冠状病毒,人们最害怕人畜传播(spillover event),就是动物与人类之间的传播;以及它的high genetic mutation rate,能够快速变异并且产生抗药性。2020年元月20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肯定的人传人”。元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
- 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β 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 60~140 nm,其基因特征与 SARS-CoV 和 MERS-CoV 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 SARS 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 85% 以上。体外分离培养时,SARS-CoV-2 96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Vcro E6 和 Huh-7 细胞系中分离培养需约 6 天。
-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密切接触者?
与发病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属于密切接触者:(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 为什么新型冠状病毒密切接触者要医学观察14天?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 近期去过武汉,回到居住地后要注意什么?如出现临床症状,是否要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检查?
回到居住地之后,可在2周内注意加强身体防护,关注自身身体状态。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需要接受居家医学观察,不要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临床症状,请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 患者去医院就医需要注意什么?
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 卫生工作者是否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是的,由于卫生工作者与患者的接触多于一般人与患者的接触,卫生工作者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卫生工作者坚持采取适当感染防控措施。截至2020年元月20日24时,武汉市共有15名医务人员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另有1名为疑似病例。
- 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多长?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3-7天,潜伏期内存在传染性。
-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 新型冠状病毒易感人群有哪些?
新冠病毒是一种新的病原体,因此,各年龄段人群均对新型冠状病毒没有免疫力,普遍容易感染。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和孕产妇也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易感人群。
- 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是谁?
世界卫生组织2月11日的疫情报告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2019-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其他已知的在蝙蝠中传播的冠状病毒存在关联,更具体地讲则是和蝙蝠亚种菊头蝠(Phinolophus bat)存在关联。菊头蝠在中国南方以及整个亚洲、中东、非洲和欧洲广泛存在。
报告指出,此次疫情暴发最初的传播途径仍然不清楚,目前最可能的情况是某种中间宿主动物将病毒传染给了人类。世卫组织称,目前中外专家都在努力寻找新型冠状病毒的动物传染源,确认源头将有助于避免将来再出现类似疫情,同时帮助理解此次疫情的最初传染路径,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之一。
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CoV的序列一致性达79.5%。重要的是,SARS-CoV-2与云南菊头蝠中存在的RaTG13冠状病毒序列一致性高达96%。通过对其保守的7个非结构蛋白进行对比,发现SARS-CoV-2属于SARSr-CoV,另外,SARS-CoV-2入侵人体细胞时所结合的受体与SARS-CoV一样,均为ACE2。
冠状病毒有没有克星?
- 冠状病毒怕什么?
冠状病毒能感染很多哺乳动物,比如蝙蝠、犬、猪、鼠、鸟、牛、鲸、马、山羊、猴子,当然也包括人。它的特点是对热较为敏感,病毒在4℃合适维持液中为中等稳定,-60℃可保存数年,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病毒的抵抗力下降,如HCoV-229E于56℃ 10分钟或者37℃数小时即可使丧失感染性, SARS-CoV于37℃可存活4天。
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知多来自对 SARS-CoV 和 MRRS-CoV 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75%乙醇(医用酒精)、乙醚、氯仿、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病毒复制的最适宜PH值为7.2。对氯间二甲苯酚、苯扎氯铵和西曲溴铵/ 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 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吗?
针对新疾病,并无现有可用疫苗。元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开始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目前已经成功分离病毒,正在筛选种子毒株。此外,中国疾控中心正在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筛选。
- 喝板蓝根和熏醋可不可以预防武汉肺炎?
板蓝根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病毒性感冒等热性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但是对冠状病毒是不可能有效的;熏醋,所含醋酸本身浓度就很低,根本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 新型冠状病毒能治疗吗?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和疫苗,杀灭病毒主要依靠人类免疫系统。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 如何自我防护?
减少接触和减少传播一系列疾病的标准建议包括,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定期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住口鼻,彻底煮熟肉和蛋,并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除N95口罩外,外科口罩也可阻挡大部分飞沫,有效预防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情况
2020年元月20日,国家卫健委(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RC)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截至3月5日17时52分,全国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80568例(成都144例),疑似522例,治愈82277例,报告死亡病例累计3016例。
如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院士认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药,需警惕超级传播者,防控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特别是武汉封城,全国采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全国禁足,假期延长,工厂停工,学生停课。每一个人都是战士,我们在家里不是在隔离,而是在战斗!
大果儿童情商石榴老师提醒各位家长朋友:在这场可能是百年一遇的大流行病中,每一个人都是战士,我们在家里不是在隔离,而是在战斗!非常时期,恐慌情绪往往比疫情更可怕!面对新型冠状病毒——隐匿的“魔鬼”,“我们不要恐慌,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新型冠状病毒常见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