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少80后、90后父母对孩子的情商培养相当重视,除了平时家庭教育中格外关注外,有条件的家长甚至专门让孩子上一些专业的情商培训班。不过,包括一些商业氛围很浓的“儿童情商教育”机构,经常将察言观色等同于高情商。在这里,石榴老师提醒各位家长:别误判了,察言观色并非孩子高情商的表现!
2017年11月7日,麻省理工学院(MIT)认知科学教授劳拉·舒尔茨(Laura Schulz,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展心理学博士)等人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1岁幼童就开始具备辨别许多积极情绪细微区别的能力,比如:funny (有趣)、 delicious (开心)、 exciting (兴奋)、adorable (可爱)和 sympathetic(同情心)等,也能推断别人做出某种情绪反应的原因。换句话说,他们懂得“察言观色”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懂得察言观色”的一岁幼童已经具备高情商能力了?当然不是!
“察言观色”只不过是人在婴儿期毫不费力地自然习得的生存本能而已,与准确地“判断情绪”、“读懂他人”、“读出言外之意”等需要通过后天学习才能得以提高的高情商能力相比尚有“质的距离”。通常,二宝或者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更善于察言观色,因为他们只有在相对“恶劣”的家庭环境里随时随地的去揣摩和捕捉成年人的情绪变化,才能更好地生存,才能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和爱,但这并非一个正常的状态。
长期生活在这样状态下的孩子对身边的人或事会特别敏感,为了获取更多利益或躲避惩罚,他们不得不努力提升“察言观色”能力,不得不委曲求全,不得不取悦父母/老师,不得不让自我发展出一个坚硬的外壳,这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假性自体”,以此来保护“缺爱”的自己。中国文化下生长出“假性自体”尤其自然,“特别乖”、“特别听话”、“特别懂得察言观色”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无法体察亦不能表达的“愤怒”,以及排山倒海般的“抑郁”。
家长别误判了,察言观色并非孩子高情商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