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逆行者普希金。被誉为“俄国诗歌的太阳”、“俄国文学之父”的俄国诗人普希金是大果儿童情商石榴老师的文学偶像,1830年的春天,时年31岁的普希金也曾遭遇“瘟疫”、“封城”、“隔离”、“禁足”……但“逆行者”普希金并没有因“疫”止步,反而激发出他的灵感与激情,形成诗一般灿烂的“波尔金诺之秋”。
逆行者普希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俄国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历史学家、政论家,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十九世纪前期文学领域中最具声望的人物之一,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普希金的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青铜骑士》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短篇小说《黑桃皇后》、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903年被译成中文,是我国第一部单行本汉译俄国文学作品。
普希金不仅是一位天才诗人,而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逆行者。
“停课不停学”成就逆行者普希金的“波尔金诺之秋”
1830年的秋季,对普希金是非同寻常的。是年5月6日,他与有“莫斯科第一美女”之称的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冈察洛娃(Nataliya Nikolaevna Goncharova,1812年9月8日-1863年11月26日)订了婚。8月31日,普希金离开莫斯科,前去波尔金诺——普希金祖传世袭领地。
1830年2月,霍乱(俗称“二号病”)大规模席卷了俄罗斯乌拉尔南部地区,这是俄罗斯人第一次面对这种致命的传染性疾病,也是霍乱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全球性的爆发(1829年–1837年),此轮疫情最终导致每20个俄罗斯人中就有1人死于霍乱。直到1830年二月,霍乱大规模席卷了乌拉尔南部地区,才开启这场霍乱的第一波流行。
9月3日,普希金到达波尔金诺的基斯捷诺瓦村,此时疫情已蔓延至莫斯科,身在莫斯科的哦未婚妻冈察洛娃来信催促他尽快回家。而此时要回莫斯科要经历五个封锁区,每个封锁区须隔离14天,当时的普希金也想尽早回到未婚妻身边。10月初,普希金乘马车到了第一道封锁区——弗拉基米尔省的斯瓦斯列伊卡,驿站长没有放他通过。于是,普希金只好滞留在波尔金诺,这一留就是三个月之久。12月5日,第三次尝试离开波尔金诺的普希金,终于回到了当时仍然是隔离区的莫斯科未婚妻家中。
面对肆虐横行的瘟疫,普希金没有陷入焦虑、恐慌、抑郁和绝望,相反,危机激发出他发自内心的灵感与激情。困居波尔金诺短短三月,普希金完成了《别尔金小说集》,含《射击》《大风雪》《棺材商人》《驿站长》《村姑小姐》五个短篇;戏剧写了四个小悲剧,由《悭吝骑士》《莫扎特与萨莱里》《瘟疫流行时的宴会》《石雕客人》构成;他还完成了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最后两章,一首叙事长诗《科隆纳的小房子》,一首童话诗《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还有27首抒情组诗。这是诗人普希金短暂一生中创作最丰盛的时期,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丰硕的秋天——波尔金诺之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躯体状态的相对静止,反而使精神和智慧疾步前行,这种反向的逻辑关系,也许正是普希金在非常时期给予我们的一种启示,它很辩证,而且深邃。停课不停学,逆行者普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