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商教育是欧美儿童的必修课,但在我们周围,重视孩子情商培养的往往只是中高阶层的家长,为什么呢?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时代,机械式、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只会培养出“刷题机器”、“无用阶层”,但没有远见和眼界的普通家庭依然视高考为孩子走向成功的“独木桥”,这也是“为什么只有中高阶层的家长重视孩子的情商教育”的根源。
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留守儿童和部分城镇普通家庭的孩子“唯分数论英雄”,有的甚至初中或高中刚毕业就外出打工赚钱,成为流水线上年轻的一员。这些家庭有个共同的特点: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收入微薄,更不要奢谈什么“眼界”高低了。有人打趣说:“这些父母就是孩子的天花板、绊脚石。”虽然有点过,但确实有一定道理。
相反,中高阶层的家长也有不少共同特点:文化水平高,收入也不错,最关键的是这些家长有远见,眼界高,也常常是事业有成的“人生赢家”。他们深知时代在变:在“文革”期间,“知识越多越反动”,“学历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等歪理邪说甚嚣尘上;恢复高考后,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让“分数”、“名次”、“名校”成为追名逐利的工具,“状元”、“学霸”成了“别人家孩子”的代名词,孩子内心的苦无处诉说,无人能知,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消耗殆尽;随着“未来已来”,曾经的“学霸”也会沦为一事无成的Loser,高情商的孩子将成为真正的Winner。
码农、主播等新职业是我们的父辈闻所未闻的,对于互联网也是一知半解,而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的颠覆将是更强烈、更持久的,可以说,完全超乎大多数人的想象。可以想见,平均智商100的人类终将智力能够解决的问题交付给IQ高达10000的机器人,就像今天我们用汽车代步一样。有远见卓识的家长早已料到: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将被多元评价体系所替代,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将是情商致胜的时代,而孩子的情商能力是不可能像英语、奥数一样,通过几节课、几个月就能够“补”上的。
有人会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起点不一样,有些人努力一辈子的终点可能还到达不了有些人的起点,但无论如何,家长千万不要成为孩子的“天花板”、“绊脚石”、“害人精”!读到这里,你应该知道:为什么只有中高阶层的家长重视孩子的情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