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8年元月30日),大果情商成都中心微信公众号《北大学霸控诉父母的背后是儿童情商教育的严重缺失》一文让很多家长朋友唏嘘不已。本文将就童年情感忽视的危害、遭受童年情感忽视孩子的常见表现等进行更深入的阐述,让更多人关注和重视儿童情商教育。
童年情感忽视的危害
年幼的孩子对父母的行为没有反抗和抵御的能力,但是他们有本能的生存策略。也就是说,孩子为了生存,会完全的接受父母对自己情绪的回应,从而作出相应的改变去迎合父母。当孩子经常体验到父母忽视其情绪的言行反馈,便会逐渐的把自己的情绪放下并搁置一边,或者彻底隐藏。只有这样,这些情绪才不会被父母发现,不让自己变成家里的“麻烦”,自己就能变相的取悦他们。
在情感忽视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时常无法感知到自己真实的情绪,对自己的内心感受也时常表示怀疑。他们的情绪自我一直被否定、被压抑,没能通过父母的肯定和接纳而真实的被体验过。他们的情绪没有根基,无法着陆,似乎总是一种飘飘渺渺的状态。他们的外表可能看似一个健全的人,但是内心深处却是彷徨、寂寞、空虚的。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哪里有什么不对,但是又不知道具体少了什么哪里不对。
成年后,童年遭受情感忽视的孩子缺乏忍受冲突、表达需求的能力,常常误读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在亲密关系中存在诸多困扰。总觉得有那么一堵墙横在自己和别人中间,因此内心时常没有归属感。他们总有一种感觉,仿佛自己永远在别处,不知道这个世界哪里是属于自己的。正如北大留美研究生王猛在万字长文中想知道的:“自己伤害已经发生之后可以做什么,来帮助自己完成两件最重要的事情:就业(包括深造)和建立亲密关系。”
童年时期遭受过情感忽视的孩子不能相信自己的内心感受,也就无法完全相信自己的决定。他们也因此经常对自己的决定十分纠结,常常发现自己做了不想做的事。对自己犯的过错,似乎又能很轻易的原谅自己。
临床心理学发现,遭受了童年情感忽视的人似乎总是为别人着想,却很少为自己着想。他们或者因为意识不到自己的情感需求而无法表达,又或者体验到某种感受和需求却害怕表达出来。潜意识的声音一直在提醒他们:“我的感受不重要,我的需求不重要。”他们或许习惯了对别人报以微笑,但是对自己似乎额外的苛刻。当面对自己的时候,他们经常对自己感到失望,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经历了童年情感忽视的成年人,他们的情感体验有盲点。他们不但无法很好的体会自己的内心状态,也很难准确的体会别人的感受。当他们自己做了父母之后,也自然比较难以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所以,他们的孩子也非常有可能与他们当年一样,在一个情感盲点里长大,遭受同样的情感忽视。
遭受童年情感忽视孩子的常见表现
- 处理情绪的能力存在障碍
处理情绪的能力包括感受、识别、管理以及表达情绪的能力。经历过儿童情感忽视的人感到难过时表现为语塞、缄默,觉得没有词汇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常常会对人们(包括自己)的感觉和行为感到困惑。
- 无处不在的不快乐和不满足的感受
情感忽视中长大的孩子经常会变成一个不快乐和不易满足的成年人。这些人或许有一个很好的家庭和高薪的工作,但他们的生活中总是弥漫着无法解释的空虚感。通常,这个不快乐的成年人会感觉自己还没有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潜能。并总是拿自己跟那些比TA成功的人作比较。这种“一山更比一山高”的视角使得他们不停地转换工作,始终相信最完美的工作还没有到来。这同样也会导致不稳定的关系,尤其是重要且亲密的关系。
不快乐也可能来自于儿童期习得的压抑自己的需求以满足他人需要的一种行为模式。他们总是显得非常快乐、神采奕奕,周围人都认为他们是一个体贴周到的人,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不快乐的感觉徘徊不去。
- 害怕依赖他人,不善于向他人求助
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是一回事,但在依赖他人时会感到非常的不适就是另一回事了。如果一个人生活得小心翼翼,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支持和关心,就要怀疑TA的童年是否曾遭受过情感忽视。
- 欠缺正确的自我评估能力
曾经历过童年情感忽视的人通常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不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不清楚什么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
- 经常同情他人,却不关心自己
曾经历过童年情感忽视的人对自己的要求比对其他人的要求更高;朋友们经常向其诉说困难,但他自己却很难开口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问题。
- 时常感到内疚、羞愧或自责,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这样
经历过儿童情感忽视的人容易针对自己产生内疚、羞愧、愤怒和自责的情绪。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一旦在生活中发生了任何消极事件,就会直接产生内疚和羞愧的情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会觉得羞愧的事情,经历过儿童情感忽视的人就可能产生明显的羞愧情绪。
- 感觉自己有严重缺陷
曾经历过儿童情感忽视的孩子在成年后会觉得自己“不对劲”,但又不清楚问题在哪里。因此,他们会觉得错在自己,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样,自己天生就有什么严重的缺陷。
- 抑郁症
一直以来,抑郁都和丧失、剥夺感、需求不被满足、低自尊、缺乏支持、无法明确的痛苦和失望等因素相关。荷兰莱顿大学的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成年人中抑郁症的主要原因就是童年情感忽视,例如缺少来自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注意,共情以及支持。近几年,抑郁症的发病(和自杀事件)已开始出现低龄(大学,乃至中小学生群体)化趋势。
- 成瘾行为
尽管儿童的性虐待,或者身体及情感虐待是造成物质成瘾的关键因素,但对孩子的感受被习惯性漠视也会导致成瘾行为的发生。童年创伤与一个人的成瘾倾向有关,广义的创伤可能也包括个体无法逃脱的来自身体或情感层面的压力。童年情感忽视源于父母对于孩子的长期忽视,这对于孩子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创伤情境。
- 害怕向他人展现真实的自己,觉得若他人了解真实的自己,就不会喜欢自己
- 难以自律
- ……
容易造成孩子情感忽视的父母特质
情感忽视问题虽然源于父母的疏忽,但不应该责怪父母。大多数父母是真心为了孩子好,但他们可能并不懂得察觉和应对孩子的情感需求,他们自身可能也是情感忽视问题的受害者。有一些典型特质的父母(包括但不局限于),他们会有更大的可能在养育中造成孩子的情感忽视:
- 自恋型父母
世界都是围绕着我旋转的——这是拥有自恋型人格特质或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父母的典型特征。因此,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他们可能更关注满足自己而不是孩子的需求。在这种养育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可能无法很好的看清楚自己的情感需求,无法明确自己的需要,甚至觉得自己的需求是过分的,不合适的。
- 权威型父母
权威型父母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规矩”办事,而不倾向于倾听和关注孩子的感受与需求。最终,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反抗权威,或者懦弱顺从。
- 完美主义型父母
这一类的父母们认为,孩子可以一直做得更好,做到最好。即使孩子考试拿了全年级第一,却因为某单科没考到第一而受到责骂。成人后,孩子们也会变成一个完美主义者,为自己设置不切实际的期望与目标,导致焦虑等种种心理问题。
- 放纵型的父母
这一类的父母对孩子采取自由放任的教养方式,但却过于“不作为”,任由孩子“生长”。他们的孩子在成年后,可能会在设置边界问题上遇到困难和挑战。
- 父母缺失或其中一方缺失
对于一些孩子而言,童年是没有父母参与的,这包括父母死亡、离婚、疾病、长期工作和名存实亡的婚姻等等。研究证明,名存实亡的婚姻比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情感忽视不像儿童虐待问题有淤青,伤疤等引起人关注的明显痕迹,因此儿童情感忽视问题得不到更加广泛的关注,时常被忽略。它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悄无声息的,孩子和家长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直到孩子成人后出现一系列的问题。34岁的王猛在他的万字长文中提到:“咨询师说我几乎有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如果孩子的情感忽视已经严重到这个程度,已经不属于情商教育的范畴了,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儿童情感忽视的后果是严重的、可怕的,也是父母和孩子不能承受之重。大果情商成都中心通过寓教于乐的情商课程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继而管理自己的情绪。12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孩子的一生都具有恒久的影响,为了让孩子免受儿童情感忽视的伤害,大果情商成都中心建议家长朋友要深刻认识到情商培养的重要性,要多了解一点专业的情商知识,多掌握一些易学好用的情商工具,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