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儿童情商教您用公式简单算出孩子的自信力。自信是人生成功与幸福的先决条件,然而,缺乏自信力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测量一个人的自信力呢?难道要用美国心理学家M. Rosenberg的《自信心量表》?其实,大道至简,一个简单公式就可以让你看透自己和身边人的自信力,大果儿童情商教您用公式简单算出孩子的自信力。
这一篇关于自信力的文章,您将会了解到:
- 孩子不自信怎么办?
-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信力?
- 自尊心太强要得不?
- 到底要不要表扬?赏识教育究竟好不好?
- 挫折教育是咋回事?
在这里,大果儿童情商教您用公式简单算出孩子的自信力:
自信力=成就感-挫折感
上面公式展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原理,如果你想帮助孩子提升自信力,或者你自己想提升自信力,只需尽可能增大成就感,减少挫折感。
成就感
成就感是愿望与现实达到平衡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是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
成就感包含三个关键要素:
- 第一个是“愿望”
譬如,一枚平时成绩数一数二“学霸”中考考了班上第十五名,TA就没有成就感;一枚平时成绩倒数的“学渣”中考考了班上第二十名,TA就有满满的成就感。也就是,成就感跟愿望有关,符合或者超越预期(当中一定参杂惊喜等喜族情绪),就有成就感,反之,就会有挫败感。
- 第二个是“为自己所做的事情”
成就感来源于做事、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必须得是真正的“成就”。比如,我们夸“别人家的孩子”:“你看上去真的很聪明”,客套的奉承不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但是,如果我们说:“你真的有耐性,居然坚持了整整两个钟头,把大果的摩天轮拼成了!”孩子一定会有成就感。
- 第三个是“感觉”
成就感来自内心的“感觉”,它无须通过结果去验证,成就感在“做一件事情时”就会不断产生,给予我们足够的前行力量。比如,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那些“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最美逆行者”冲锋在前,“温暖疫情下的人们”给予了他们最大的成就感,危难之时,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自己。而那位疫情中“耍官威”的退休厅官则在全国人民面前永远失去了“成就感”!
综上所述,如果你想提升孩子的自信力,就要努力提升孩子的成就感,让TA自己努力做事,尝试大事小情,学会自己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学会自己制定并实现大大小小的目标,具体详见大果情商课程《自信糖果街》(3-6岁)和《自信达人》(7-12岁),然后,及时表扬孩子所付出的努力。
挫折感
众所周知,许多智力平平的名人,比如马云、俞敏洪等等,克服了人生路上的严峻挑战,他们应对痛苦与挑战的能力并非源于不同寻常的力量,而是源自平凡的魔力——挫折抵抗力。挫折是一种情绪,它来自于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受挫后的“常人”情绪和情感一般会有以下反应:
- 愤怒
- 放弃或退出
- 失去自尊
- 感到失去自信
- 感受到压力
- 感到悲伤、不确定、沮丧或焦虑
- 转向药物滥用
- 从事其他消极、自我毁灭或上瘾的行为
挫折既有来自外部的原因,也有来自内部的原因。外因是指某些人、事、物成了你实现“愿望”的障碍,它决定了个体所遭受到的“挫折量”;内因是指一个人情商九项之一的挫折抵抗力(注:也有人细分为逆商AQ)的强弱,同等的“挫折量”,有的人就扛过去了,有的人则“不战自败”。
客观上,一些孩子确实比“别人家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挫折感。比如:敏感的孩子、害羞的孩子、怯场的孩子、好冲动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另外,父母离异、家庭成员重病重伤、居所不定、学习压力大等负性生活事件也会让孩子容易产生挫折感。
这些客观上的因素我们只能无条件地接纳,然而,面对同样的风险,为什么有些孩子不仅生存下来,而且成为了人生赢家,而有些孩子则出现了心理问题,人生暗黑呢?这取决于他们后天培养的挫折抵抗力——在遭遇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个体依然能适应环境并获得幸福的能力。
人生实苦,成功总与失败相伴,辉煌常与挫折相随。让孩子拥有“化解挫折”的本领,无异于提前给孩子接种了“心理疫苗”,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拥有坚韧的抗挫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你想提升孩子的自信力,帮助孩子减少/减轻挫折感;如果你的孩子天生属于“易受挫”群体,需要去习得强大的挫折抵抗力。石榴老师推荐你和孩子花点儿时间学习大果的抗挫力情商课程《魔力弹弹球》,把自信力“存”起来,以备未来不时之需。
自信力,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自信力=成就感 – 挫折感,大果儿童情商教您用公式简单算出孩子的自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