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商老师石榴从美国《世界日报》获悉,2018年10月2日12点左右,美国纽约大学一名年仅18岁的中国留学生于曼哈顿东村地铁L线第一大道(First Ave.)站,在列车驶入站台时突然俯身从月台跳入轨道,当场身亡。包括这位一年级本科新生在内,今年纽约大学至少已发生两起中国留学生自杀案。忽视儿童情商教育的家长为什么没有长远眼光呢?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虽不及哈佛、耶鲁有名,但在各类大学排名中均名列前茅,被列为25所新常春藤名校之一。能考上这些名校的学生成绩单一定亮瞎了不少家长的眼,然而,“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他们怎么可能选择自杀呢?社交能力的缺乏,情商教育的缺失或许才是根源。
在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情商九项之一的社交能力常常是“学霸”们的情商弱项。中科大少年班的干政和谢彦波都因与导师的关系紧张,在美国留学,没完成学业便铩羽而归。后来,干政还患有精神疾病,被自己禁锢在与母亲共同居住的家里。为什么“学霸”们成绩那么好,情商能力却很低呢?读一下石榴老师早前写的一篇文章《聪明的孩子更要学情商》,您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学霸”们不缺智商,但“缺失的情商”成为了他们无法摆脱的宿命。正如中科大78级第一期少年班辅导员汪惠迪所言:“人际关系这一课,心理健康这一课,整个班级的孩子都落下了。”一些在学业上非常出色的孩子,却存在着自杀倾向。但很少有家长知道,儿童抑郁症可预防难治愈。据耶鲁大学2013年发布的研究表明,中国留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令人警惕。这份调查显示45%的中国留学生称曾出现过抑郁症状,29%的人称有焦虑症状,而美国大学中常规的焦虑及抑郁比例只有13%。
据中国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META分析数据显示,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心理异常发生率达15.6%。以下重要数据大家有必要看一看:
- 半数精神疾病始于14岁,但大多数病例都得不到发现和治疗;如果不予治疗,病情会延续到成年,从而影响教育、就业、人际关系或甚至养育子女;
- 80% 的抑郁症开始于青春期;
- 自杀是15-29岁人群的第三大死因;
- 暴力、贫穷、屈辱和感到没有价值可能增加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青少年面临的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的选择、学习等方面的压力都成百倍的大于过去,其发生精神心理问题的几率也大大增加。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爱面子的家长自顾在朋友圈里炫耀孩子的奖状、证书和分数,对孩子的情商培养却漠不关心。如果一切可以重来,相信卧轨自杀的那位中国留学生家长一定会重视孩子的情商教育,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儿童情商教育被喻为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心理疫苗”,这些忽视儿童情商教育的家长为什么没有一丁点儿长远的眼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