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商老师石榴获悉,2018年6月17日,重庆沙坪坝,一位44岁的母亲酒后情绪极度悲伤,甚至一度欲投江自杀。民警耐心询问后得知,居然是因为有望考上北大的“学霸”女儿不愿与母亲沟通,导致这位妈妈一时想不开,“遂以跳江相威胁”。有望上北大的“学霸”情商堪忧,前途或渺茫。
有望考上北大、清华的“学霸”智商都很高,可为什么就不愿意和母亲沟通呢?因为人际交往能力这一项恼火,人际交往能力(即社交能力)属于“情商九项”之一,无论是“学霸”还是“学渣”,他们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的与孩子后天的情商培养息息相关。通常情况下,高智商和高情商不可兼得,聪明的“学霸”更要学情商。
到底这位有望考上北大的“学霸”缺乏哪些情商能力呢?
首先,这位女“学霸”缺乏同理心,也就是换位思考的能力。这样的孩子不懂得感恩,甚至认为“父母皆祸害”,对于父母的意见或建议置若罔闻。
其次,“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是人际交往能力的核心,这位女“学霸”连自己母亲的情绪都无法正确识别和管理,说明她的社交能力堪忧,未来很难适应社会,傲慢无礼的他们常常抱怨怀才不遇。
最后,女“学霸”缺乏自控力,也就是无法正确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也是她不愿意与母亲沟通的根源。当然,“情商教育零基础”的“学霸”母亲很难管控好自己的情绪,害了自己害子女。
其实,情商堪忧的“学霸”在我们生活中并不鲜见:48岁海归硕士变“吸血鬼”,82岁老母亲深深忏悔;12年春节不回家的北大留美硕士王猛万字长文控诉父母的“控制与伤害”;要和儿子脱离“父子关系”成为“兄弟” 的奇葩登报声明;至今未破的北大吴谢宇弑母案(注:吴谢宇已于2019年4月21日在重庆江北机场乘机时被抓获归案)……这些难道不是某些中国式教育的悲哀?!
虽说情商是一个人一辈子都可以学习的能力,但3-12岁是孩子情商培养的关键期,有望考上北大的女“学霸”很难习得高情商了,情商堪忧的她也许前途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