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都聪明伶俐,但大都情商偏低。为什么高智商的儿童情商普遍偏低呢?父母沉迷手机是罪魁祸首。让我们来看看那些“低头族”父母吧:孩子补课时玩手机,接孩子时玩手机,孩子做作业时玩手机,孩子吃饭时玩手机,孩子睡觉时还在玩手机……父母沉迷手机,孩子情商更低!
父母沉迷手机,孩子情商更低
根据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 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Brandon T. McDaniel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edical School)Jenny S. Radesky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如果父母在家庭活动中(比如用餐时间、学习时间和就寝时间)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玩手机或看电视上,不仅可能影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更有可能导致孩子的情商EQ偏低。
在这项最新的情商研究中,172名双亲家庭(注:总共337名父母)与5岁或以下的孩子一起回答了在线问卷,作为2014年至2016年期间进行的“关于养育和家庭关系”研究项目的一部分。参与者表示每天的不同频率设备中断了与孩子的对话或活动。父母对孩子的内化行为进行了评估,例如他们生气的频率,他们的感受受到多大程度的伤害,以及他们的外化行为,例如他们有多生气或多容易受挫。父母还报告了他们自己的压力和抑郁程度,他们从伴侣那里获得的伴随支持,以及他们孩子的屏幕媒体使用情况等等。
对于“父母沉迷手机,孩子情商更低”的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科技入侵”(technoference):科技入侵指的是技术设备在日常生活中,侵入、中断或阻碍夫妻或家庭之间沟通交往的时间和方式。“科技入侵”可能会使孩子更容易有挫败感,或者更容易出现多动、抱怨、生闷气、发脾气等情绪问题的发生。
再见,该死的手机
最新的研究估计,父母每天平均花费在手机、电脑、IPAD和电视上的时间超过9小时,其中花费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因为手机的便携性,微信的即时性和网络的互动性,手机经常在家里使用,例如用餐时间、学习时间和就寝时间等——这些宝贵的时间恰恰是孩子情商培养的重要时期。研究表明,当父母们在玩手机时,与孩子之间的谈话会较少,并且,当孩子们试图引起他们的注意时,他们会更有可能充满敌意。
2018年8月20号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截至 2018 年 6 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 98.3%;30-39 岁群体占比24.7%(近2亿人);人均周上网时长为 27.7 小时(每天近4小时);在家里通过电脑或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为 82.6%;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率 86.9%。
相比于石榴老师小时候,现在的父母还是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关心自己的孩子。不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质量却越来越低,甚至产生了一种虚假互动。今天中午(2018年9月1日),石榴和女儿一起去大果情商成都中心楼下的汉堡王用餐,石榴观察了10位带着一个或多个孩子正在就餐的成年人。其中,有9位成年人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手机(注:程度或有所不同),有几个孩子开始有意无意地吸引大人的注意(注:他们这样做也许只是为了获得大人的关注),但专心致志的家长们显得很不耐烦,其中一位家长差点当场发飙——这似乎是最糟糕的教育模式——虽然家长本人陪伴在孩子身边,但他们与孩子言语以及非言语互动却大大减少。
几乎每一天,亲子互动都会受到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的影响。“科技入侵”可以使父母暂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玩手机”,然而,调查结果显示了这种“掩耳盗铃”式的策略是错误的。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设备的使用可能剥夺了父母给孩子提供引导孩子情绪,倾听孩子心声的机会,导致孩子的情绪问题进一步恶化,比如生闷气或发脾气。而孩子这样的行为会使父母的压力陡增,他们很有可能通过花更久时间沉迷手机来聊以自慰或逃避现实——这必将进一步恶化亲子关系,进一步影响孩子的情商——从而陷入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一些沉迷手机的家长朋友或许认为自家孩子的情商很高,根本没必要在意孩子的情商培养。关于这一点,请参看《浅谈儿童情商教育的六大误区》一文。另外,大果情商成都中心还提供专业的儿童情商测试,欢迎预约。
虽然不少家长更关注孩子“玩手机,耍游戏”的时间,但鲜有家长注意到自己沉迷手机对孩子情商教育的影响。事实上,长时间沉迷手机不仅对家长朋友的身心健康是有害的,而且还会影响孩子的情商能力。专心的陪伴是对孩子最长情的高白——再见,该死的手机——因为父母沉迷手机是孩子情商普遍偏低的罪魁祸首!